《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读后感

  人活在社会里,总是下意识的讨好群体。众人所追求的与之一并追求,众人所排斥的与之一并排斥,自身如果做了什么不合群的事便会感到羞愧,能与众人聊上共同话题便能得到慰藉。无论如何倡导个人主义,个人的自身价值评判总是要依赖于他人。当然,我也不是要猛力批判这种现象,只是我始终认为:人首先是为自己而活。

  一昧的讨好大众自我价值未必真能获得认可,相反还可能会声名狼藉。二战前英相张伯伦为了迎合国内和平主义主义思想奉行绥靖政策,几年后主战派丘吉尔的声望远超为英国尽心尽力的张伯伦;红军长征打鼓新场战役,所有人都赞成打金沙的王家烈,只有毛泽东一人坚持打敌人主力所在的鲁班场,最后说服众人,三渡赤水为长征胜利奠定基础。
最初的坚持会感受到巨大的孤独。然后呢?享受独处带来的好处吧。独处意味着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意味着社交省下的时间和广阔的待你自己发掘的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而不是沉浸在低效率碎片化的网络社交和知识获取之中,在一遍又一遍的滑动屏幕放下手机后体会无助的空虚。孤独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一个阶段,是每个人认识自我的必要的过程。在孤独中思考过后,带着全新的自我回到社交圈中,人格独立所涵的自信将在社交圈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成长需要一个人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平凡,认识自己的地位,认识自己“要往哪里去”。但在此之前首要明确的是这个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人的起点天赋是不一样的,人的努力付出和回报比例是不同的。有些同学就是聪明,理解能力强,什么东西学一遍就会,而你的辛苦付出取得的成效还不及人家一半;有些同学就是家里有资本,看着他人不聪明也不努力,不算坏但也不能说是好人,可就是家财万贯吃喝不愁,你辛辛苦苦达到的终点只是他的起点。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抬头仰望,低头继续奋斗。

  我身处社会中层,看过农村的老人八十岁下田耕种,看过比我年轻的少年住在别墅中玩主机游戏。父母辛辛苦苦从农村奋斗出来为我搭建了平台,我不希望他们的终点仍是我的终点,我要走到更高的地方看更远的风景。不仅是对自身阶层滑落的恐惧,更是对山顶风光的仰慕。好男儿当志在四方,我将怀揣着梦想远行。